6月2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朱卫卿、教研室主任魏园、张杰赴常熟市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开展“同上一堂思政课”教学研讨活动,常熟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邓亚娟及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活动。
教学研讨前,朱卫卿一行随堂观摩了常熟外国语学校的一堂高中思政课——“实践与认识”,授课教师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事迹为典型案例,讲述了“认识的含义与类型”“实践的含义与特征”“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等内容。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杰博士结合听课感受,作题为《大学与中学思政课教学的比较与思考——以“实践论”相关内容为例》的交流探讨,简要介绍了大学思政课的课程设置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安排,重点围绕大学阶段“实践论”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学情分析、内容框架进行了说课,最后简要阐述了大学和中学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异同,以及对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 建设的见解。
朱卫卿在教学研讨中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建设、改革的主要情况。他强调,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持续推进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全面切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希望双方今后继续加强合作,就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办好大中小学思政课开展持续深入的探索。
与会教师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研讨,双方围绕“大学与中学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差异”“大学思政课应如何提高学生抬头率”“如何避免说教式的教学”“如何优化思政课教学管理考核”“大学生与高中生的学习思维”等议题开展了研讨交流,就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目标指向、共建空间、建设路径等开展了具体商议。
此次教学研讨,促进了两校思政课教师的交流学习,提升了高校和中学思政课建设协同水平,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对高中学段的思政课建设有了新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下一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供稿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