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纲要教研室举行“教学展示暨线上教学质量提升研讨”活动
发布日期:2022-04-14  浏览:  发布人:宋艳梅  来源:   打印正文

4月13日下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举行教学展示暨线上教学质量提升研讨活动。教研室主任宋艳梅主持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朱卫卿、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研讨交流。

教学展示环节,教研室王婷、刘志刚两位老师分别进行了说课展示。王婷以“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题作专题教学说课,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引入本课主题,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讲授,互动活跃的环节设计,引导学生追随历史脚步去回顾当时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并从历史教训、思想基础、外来条件、阶级基础、文化根源等多个方面总结得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正确结论,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丝毫动摇,警示如果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将失去灵魂并迷失方向。

刘志刚以“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为题作课程章节教学说课,课程设计上注重发挥教师的授课主导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围绕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回溯自武昌起义至护法运动失败以来的历史脉络,通过对历史主线的梳理及知识节点的识记,从历史发展的逻辑演进中揭明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等自身弱点是导致其失败的主因,进而为下一章节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人的诞生”课程内容教学做好了衔接准备。

全体教研室教师对王、刘两位老师的说课展示进行点评,在教学方案和环节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结合点评工作,以及本学期开展线上教学工作以来的课程讲授实践,对于如何进一步提升线上教学质量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研讨。

研讨活动中,老师们共同分析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专题、传统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认为课程专题化针对性强、体系完整,而传统模式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形式,援引适量适当的文献史料,易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两者优势互补,可以促进理论阐述与文献例证的相融共进,使教学工作更为充实丰满、体系完备;共同交流了研究型教学的理论深度问题,认为在采用该种教学模式提升教学高度的同时,还应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在此基础上斟酌设计课程的难易程度,确保教学方案与学生能力相适应;共同探讨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与其他门类思政课教学之间的偏差度问题,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应予以充分考量,在保持自身课程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价值意义。与会老师还就网络授课中平台工具应用管理、随堂互动交流方案、直播录播比例分配等线上教学中的技术性和方法类问题进行了交流并提出改进方案。

朱院长在总结发言中肯定了本学期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各位教师的线上教学实践,认为常态化的集体教研活动是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此次线上教研活动紧密结合近期的教学实践,既立足于教研工作的长远发展,又着眼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必将进一步推动教研工作的改进完善,促进教学质量持续稳步提升。

近年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在学院的大力指导下,以做好思政课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积极推动集体教学研究活动的常态化发展,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教学展示点评、社会实践调研等多种形式的系列教研活动,为老师们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强化了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