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活跃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氛围,加强学科之间交叉融合,激发学院教师的学术兴趣,提升教师学术水平和能力,促进学术团队的建设与发展。2月26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崇德楼409室举行“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暨学术团队建设”活动,胡金旺教授领衔的“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团队成员参会交流,大家就“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以及当前学术研究热点问题进行了发言讨论。
陈晓曦博士认为诠释学能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启迪。伽达默尔诠释学的“视域融合”理论是指诠释者在进行诠释时,都是带着自己的前见从自己的当下情境出发,与文本的“视域”相接触,把握文本所揭示的意义,从而发生了诠释者的视域、文本的视域和当下情境的视域的融合现象。“视域融合”不仅是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也是诠释者与被诠释者之间的汇合。“视域融合”是各种异质性因素的融合,与中国先秦的“和而不同”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伽达默尔的理论强调了读者与作者的对话乃至所有参与者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这种对话方式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陆正林博士通过《论语》中有关教育思想方面的语句,谈了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认为,一个有远大志向追求真理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住条件,而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事业上,做事认真勤快,言语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总而言之,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主要精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和提升自己的境界层次上。——这就是孔子心目中“志于学”的学生与君子!
魏园博士围绕儒家的“五常”谈了儒家传统的当代价值。他认为以“仁”为核心的“以人为本,人性关怀”的仁爱精神,不但包括人对同类生命的基本同情和关怀.还包括对自然界一切生灵和万物的爱。以“义”为精神的“公平正义,坚守原则”的伦理道德,是一个社会公认为适宜的、应该的道德行为准则。以“礼”为内容的“恭敬尊重,礼仪文明”的礼仪规范,对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促进人对人的恭敬与尊重,协调人际关系和睦,倡导言谈举止的文明礼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智”为对象的“崇尚知识,追求真理”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对于知识和智慧的尊重,照耀着社会人生之正途,指引着通往真理的方向。以“信”为标尺的“忠于职责,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儒学关于诚信的思想,是我们建立信用体系可以利用的重要道德资源。因此,我们应当十分珍惜传统文化馈赠给我们的宝贵资源。
李宁博士谈了如何更高效地阅读文献的问题。我们不仅要读原著,也要读二手文献。如果原著比较晦涩难读,我们更要阅读一些二手文献。这些研究成果就像老师一样为我们讲解原著,我们当然不能忽视,但也要注意有选择地阅读,要读名家名篇。通过二手资料对原典有所了解后,还是要回到经典中来,因为经典阅读是不可代替的。所以,对于不可忽视和跨越的经典,我们要在经典与研究它的文献中循环往复地阅读,直到吃透经典。李老师也谈了他对相关论题文献的阅读,核心文献就是与论题最相关的核心期刊文献和得到学界好评的专著,同心圆向外扩展,可以阅读非核心期刊文献内容摘要。总之,一定要注意筛选,否则会错过最重要的文献,而阅读了一些没有价值的文献,浪费时间。
张杰博士谈了写论文、报课题、做学问不能急功近利,要有自己的研究兴趣和长远的学术计划,这样才能在学术之路上走得更远。张老师以儒家文化为例,谈了儒家思想当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今时代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孔子强调“忠恕之道”。“忠道”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强调人与人之间守望互助;“恕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换位思考和包容。他认为儒家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它潜移默化的蕴含于我们说话做事的方式中、为人处世的观念中,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儒家文化的基因。张老师还结合案例说明了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去,引导广大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胡金旺教授着重谈了课题申报书的写作和修改,认为我们当然要重视在形式与技术上完善本子。但是,听了很多次有关课题申报的讲座之后,我们对这些形式与技术上的问题已经比较清楚了,应该不会犯一些不必要的形式上的错误。因此,对于课题申报书,现在最关键的就是要在内容上进行修改与深化。选题是申报人自己确定的,如果说它有研究价值的话,核心问题肯定是别人没有研究过或没有研究透彻的。否则就是重复别人的研究,那这个选题就没有意义。好的选题,既然具有独特性,所以对这个问题的深入了解,还要靠我们申报人自己去探索。有些问题别人是看不出来的,只有申报人自己,在不断地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才能使这个课题的关键问题更好地呈现出来,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自然会给人留下“优秀的申报书”的印象。所以,申报书的完善是别人不能代替的,必须靠申报人自己在不断地拓展性研读相关度最大的文献乃至持续进行田野调查中才能逐渐达到。
朱卫卿副院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认为人文学科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而学科交叉地带又能产生许多热点和重要的问题。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两个结合”的研究就显得很重要,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十个具有代表性的思想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和文化建设是一个可资利用的丰厚资源。我们的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要有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根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中华文化的根和源。马院老师有着不同的专业和学科背景,都要阅读一些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我们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文化自信,我们才能更好地立德树人,也才能源源不断地为我们的学术研究提供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持。朱院长认为举办学术沙龙对于激发大家的学术热情、在交流中扩大大家的学术视野以及学术团队建设都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