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行走的思政课:红色文化社会实践走进小康村
发布日期:2023-11-09  浏览:  发布人:郁蓓蓓  来源:   打印正文


11月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文化社会实践小康村小分队24位师生代表,集中乘车赴常熟市东南街道小康村参观调研。此次活动以“走进乡村看振兴,小康村里看小康”为主题,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大思政”课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

小康村位于常熟国家高新区东南街道,北靠204国道,南依锡太一级公路,东邻苏嘉杭高速,西接常熟市区,交通便捷,区位优势突出。先后获得过“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苏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苏州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苏州市先锋村”、“苏州市绿色社区”等荣誉称号,是“千村美居”的典型样板。

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同学们了解到小康村成立于2005年3月,由原南滃、北滃、大滃、珠泾、坞坵五个行政区整体拆迁后合并而成。区域面积13.32平方公里,村民小组45个,村民总户数2613户,户籍人口11296人,外来人口2.1万多人。村党委共有党员347人,下设10个党支部,其中8个网格支部、2个企业支部。“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千百年来,源自《诗经》中的“小康”寄托着人们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期盼。为了圆村民的小康梦,并村时大家最终一致决定取名“小康村”。为了让小康村名副其实,村党委带领村民奔小康,逐渐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乡村振兴道路。村党委结合全村的区位优势,依托紧邻常熟高新区的机遇,找准了发展的方向——充分承接常熟高新区资源,做好相关配套服务。常熟高新区招商引资,集聚了10万多名创业者和务工人员,服务好他们的吃穿住行,就是小康村发展的最大商机。近年来,村里新修了柏油马路、污水处理厂、小康公园、河道围栏等基础设施,建起了4万多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及商业综合体,实现了购物、餐饮、娱乐等“一条龙”服务。2015年,常熟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集聚了世界500强在内的1000多家企业。为了让村民们适应从乡村到城市的转化,村委会通过常熟高新区,联合辖区众多企业,为村民提供技术培训,实现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变。

在了解了小康村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变化之后,同学们在小康村顾书记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党群中心、数字座舱、千村美居建设情况、日照中心、医务中心、银河工作站,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小康村的乡村振兴成就和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特别是在数字座舱,通过讲解员细致的介绍和工作人员的现场操作,同学们对小康村通过数字治理、网格治理实现领治、法治、智治、德治、自治赞不绝口。由于小康村地处城郊,面积大,近年来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也带来了基层社会治理的难题。为了保障辖区村民的利益,小康村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发挥党组织对社会治理的领导作用。他们按照网格化党建相关工作要求,在联动治理三级网格的基础上,将支部进一步调整,着力推进党建网格和治理网格“双网融合”。另外,全村划为20个片区,由村工作人员实行分片包干,直接联系所辖区域村民,推进和落实各类阶段性工作,从而实现了“群众有诉求,村干部第一时间知晓;群众有矛盾,村干部第一时间能调解”。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村以村民对小康生活、文化的认可和创新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之一。从刚并村时村民一年收入几千块钱,到如今家家户户搬进了300多平方米的楼房,一年房租加工资收入都赶上了城里人,村民们真切体会到了实实在在的小康生活。走在小康村的街头,同学们感受到一股现代化、城市化的气息扑面而来,新型住宅小区功能完善,周边商肆林立,甚至还有着不少小吃网红打卡点。

此次走进小康村是常熟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大学生们从“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从“课本内”走向“现实中”。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实践活动,感受到了常熟农村“千村美居”新气象,对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党建引领、美好生活等有了更为真切的感悟,也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争做“强国有我”的自信青年。